首页 首页
 随写杂谈
 
随写杂谈  
在线留言  
 
 
又逢端午粽飘香

庄景云

    端午节又到了,每当粽子香味随着南风飘来的时候,我便想起童年的端午节前后的那段日子。
   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经济非常萧条的年代,不要说一年能沾上几回荤腥,就是吃上一顿白米饭便算口福匪浅了。因此,以糯米为原料做成的粽子自然成了我童年的美味佳肴。
    每当芒种过后,便是乡亲们最忙碌的季节,芒种前后是播种最佳时期。乡亲们总是早出晚归,有时候,太阳下山了,乡亲还在地里,为了不耽误手里的种子下地,却耽误了回家吃饭的时间。这样日子,我也亲身经历过,天黑下来并不可怕,因有大人在身边,只是肚子饿得难受。
    作为孩子的我,虽然只是帮助父母做些杂活儿,但是对劳动苦和累的感受程度并不比父母来得浅。因为,稚嫩的身心还经受不起那种艰辛的农活,只是觉得苦中有盼头,累中有希望。我们孩子的希望当然是早点把活儿做完,还有飘香的粽子在等待着我们。
    盼星星,盼月亮,最苦最累最紧张的农忙结束了,端午节说到也就到了。
    为了过好端午节,母亲在节前便备好各种包粽子的材料:糯料、豆子、箬叶、箨叶、棕树叶、干稻秆。箬叶包的是小粽子,包成后,有四个尖尖的角,外形显得小巧玲珑,不但滋味迷人,它的样子已非常惹人喜爱,叫人馋涎欲滴了。而箨叶既可包粽子,还可以包大粽,大粽的形状虽不那么惹人喜爱,显得有些笨拙,却别有一番滋味,所以大人总是喜欢吃大粽。
    母亲知道我们爱吃粽子,所以总是先包小粽子,再包大粽,等到大粽下锅时,小粽子已经熟透了,我们的欲望也就满足了。母亲却不曾先尝一口,因为那时候粮食很缺乏,粽子对谁来说都是一种很奢侈的食品。
    我离开家乡已二十几年了,虽然每年也还可以吃到粽子,但是却再尝不出当年家乡的粽子味!然而,童年的美好时光却永远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。

(作者系德化广安天然气有限公司员工)

 
 
北京中民燃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[京ICP备06020477号-2] [京公网安备11030102010952号]                  首页 | 站点地图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法律声明